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实用版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新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实用版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新修订
  • 所属分类:
    发货地:四平
  • 价    格:19
  • 市场价格:
  • 今日价格: 有特价请联系
  • 优惠详情: 剩余数量总共数量
  • 最近热度:
  • 累计热度: 419
  • 综合得分:
  • 信誉得分:
  • 品牌:
  • 货号:5b1899866b86
  • 立刻联系购买联系商家天平图书直营店

        本商品由天平图书直营店提供,通过天平图书直营店完成交易,请放心购物

  • 产品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最新修订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最新修订
  • 定价:25.00元
  • 出版社名称: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 作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 编者:中国法制出版社
  •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最新修订

 

 
商品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实用版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实用版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新修订
ISBN:  9787509366523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9月
 装帧:  平装
 页字: 259页/317千字
作者: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  
定价:  (咨询特价)
商家编码:  (咨询特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编总则

  *章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本法任务】

  第三条【罪刑法定】

  第四条【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

  第六条【属地管辖权】

  第七条【属人管辖权】

  第八条【保护管辖权】

  第九条【普遍管辖权】

  第十条【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消极承认】

  第十一条【外交代表刑事管辖豁免】

  第十二条【刑法溯及力】

  第二章犯罪

  *节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

  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第十七条之一【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的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

  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正当防卫】

  第二十一条【紧急避险】

  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

  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

  第三节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

  第二十六条【主犯】

  第二十七条【从犯】

  第二十八条【胁从犯】

  第二十九条【教唆犯】

  第四节单位犯罪

  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

  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第三章刑罚

  *节刑罚的种类

  第三十二条【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主刑种类】

  第三十四条【附加刑种类】

  第三十五条【驱逐出境】

  第三十六条【赔偿经济损失与民事优先原则】

  第三十七条【非刑罚性处置措施】

  第三十七条之一【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的禁业限制】

  第二节管制

  第三十八条【管制的期限与执行机关】

  第三十九条【被管制罪犯的义务与权利】

  第四十条【管制期满解除】

  第四十一条【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

  第三节拘役第

  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

  第四十三条【拘役的执行】

  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

  第四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第四十五条【有期徒刑的期限】

  第四十六条【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的执行】

  第四十七条【有期徒刑刑期的计算与折抵】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理解与适用

  刑法舒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刑法由于其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调整手段的特殊性而区别于其他法律。一个人,也许一生都不会与犯罪打交道,但从犯罪学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既是潜在的被害人,又是潜在的犯罪人。所以,了解学习刑法,不仅是维护我们自身权益的需要,也是增强法制观念,减少、避免违法犯罪的需要。

  刑法组成的基本单位是条,有的条包括若干款,款中又可以包括若干项。具体到刑法分则,有的是一个或多个条文规定一个犯罪,有的是一条规定若干个犯罪,还有的是一条中的每一款分别规定一个犯罪。刑法中各编、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

  我国刑法包括总则和分则两编。刑法总则的重点内容有:(1)刑法的适用范围;(2)刑事责任年龄、正当防卫、特殊人的刑事责任;(3)犯罪预备、中止和未遂;(4)共同犯罪;(5)刑罚的种类;(6)假释、减刑、时效、缓刑、数罪并罚、累犯、自首与立功、量刑情节等刑罚的具体运用。刑法分则根据犯罪侵犯的共同客体的不同分为十大类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违反职责罪,其中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与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下面再分节,即小类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1998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修订。

  另,总则部分条文主旨为编者所加,分则条文主旨是根据司法解释的确定罪名所加。(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修订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83号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编总则

  *章刑法的任务、基本

  原则和适用范围*条立法宗旨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第三条罪刑法定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条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法律的特权。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六条属地管辖权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理解与适用

  中国领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本条第2款是有关我国拟制领土的规定,注意船舶与航空器包括民用的,也包括军用的。国际列车不在本款规定范围之内,其具体管辖规定见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

  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原则中的犯罪地采取了遍在说的观点,对犯罪地应作广义的理解:(1)犯罪行为地、结果发生地均被视为犯罪地。(2)行为地既包括犯罪的实行行为地,也包括犯罪的预备行为以及应有所作为之地(不作为犯);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共同犯罪行为有一部分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3)关于结果地,在未遂犯的场合,行为人希望结果发生地、可能发生结果地都是犯罪结果地;在共同犯罪的场合,共同犯罪结果有一部分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第七条属人管辖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理解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指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包括取得我国国籍的具有外国血统的人),包括定居在外国而没有取得外国国籍的华侨和临时出国的人员。国家工作人员,是指本法第93条规定的人员,的范围可以适用本法第450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和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都适用本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受*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限制,这一点与普通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有所不同。第八条保护管辖权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理解与适用

  本条中的外国人,是指具有外国国籍或无国籍的人。适用本条的保护管辖原则,应具备以下条件:(1)行为主体必须是外国人。(2)行为地必须是我国领域外,且必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罪。(3)该犯罪行为的*低法定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且必须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低法定刑。(4)行为符合“双重犯罪”原则,即犯罪地的法律与我国刑法均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第九条普遍管辖权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理解与适用

  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国际犯罪主要是劫持航空器犯罪、危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犯罪等危害人类共同利益的犯罪。适用普遍管辖的前提是我国缔结或参加了惩处国际罪行的国际公约,我国刑法也将相关行为规定为犯罪,且罪犯在我国领域内出现。第十条对外国刑事判决的消极承认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第十一条外交代表刑事管辖豁免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第十二条刑法溯及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理解与适用

  本条规定了刑法时间效力也即刑法的溯及力问题。我国刑法中的溯及力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关于刑法第12条,应注意:(1)本条规定的“处刑较轻”,是指刑法对某种犯罪规定的刑罚即法定刑比修订前刑法轻。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高刑较轻;如果法定*高刑相同,则指法定*低刑较轻。(2)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高刑或者*低刑是指该法定刑幅度的*高刑或者*低刑;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高刑或者*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高刑或者*低刑。

  掌握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是对刑法的解释,这意味着刑法条文的真实含义原本如此。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对其实施前的行为有溯及力,这与刑法有很大不同。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只在存在新旧两个解释的情形下才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具体应注意:(1)司法解释自发布或者规定之日起施行,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2)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3)对于新的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已有相关司法解释,依照行为时的司法解释办理,但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司法解释。(4)在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按照当时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的,不再变动。条文参见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十二条几个问题的解释》第二章犯罪

  *节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三条犯罪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十四条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适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十五条过失犯罪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数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理解与适用

  本条第2款规定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对于本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此外注意,毒品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仅对贩卖毒品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周岁的计算,应当以实足年龄为准,即从行为人14岁或16岁生日的第二天起才能视为已满14周岁或16周岁。条文参见

  《*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条增加。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的刑事责任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实用版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新修订

 

书摘图


书摘图


书摘图


书摘图


书摘图


 

相关热门商品